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www.sdbeier.com
?
2月13日,《中國自然資源報》頭版開設的《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關于自然資源工作論述摘編〉》欄目中,刊發了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山西省自然資源總督察姚青林署名文章《汲取思想偉力,激發山西自然資源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文章從“守牢耕地紅線,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深化能源革命,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創新管理模式,完善要素保障機制”“強化一體保護,健全生態治理體系”“守牢安全底線,提高綜合防范能力”5個方面,全面闡釋了山西省自然資源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山西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使命任務,將科學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作為戰略重點,以改革牽引加快推動山西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確保各項任務精準落地、有效實施的生動實踐。現全文轉發。
《習近平關于自然資源工作論述摘編》是新時代新征程上做好自然資源工作的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山西考察調研,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賦予山西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使命任務。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積極響應,將科學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作為戰略重點,以改革牽引加快推動山西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確保各項任務精準落地、有效實施。
守牢耕地紅線,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山西地貌類型復雜,人均耕地少,質量總體不高、后備資源不足,資源要素長期處于“緊平衡”。山西廳堅決扛牢耕地保護責任,全省連續24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近三年違法占用耕地比例大幅下降,耕地總量穩中有升,2023年同比凈增加34.54萬畝,基本實現耕地數量增加、質量提升、布局穩定。
完善占補平衡新機制。山西廳建立建設項目占用耕地規模與現狀穩定耕地總量掛鉤約束機制,把各類對耕地的占用納入統一管理。拓寬補充耕地渠道,建立補充耕地指標省級管理平臺。提前介入項目選址選線,指導建設單位避讓永久基本農田,最大限度少占或不占耕地。
全面夯實責任體系。山西廳探索實施田長制,完善智慧管理系統和配套政策。扎實推進耕地保護責任制考核,嚴格保數量、提質量、管用途、強監管等各環節要求。推動耕地保護共同責任落實到位,深化紀法貫通機制,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形成耕地保護強大合力。
深化督察執法體系。山西廳強化耕地保護月度監測調度報告工作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強化整改,突出問責追責。推進實時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完善“天上看、空中查、地上巡、網上管”一體化監管體系格局,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嚴格督察執法,從嚴從實守好耕地保護紅線。
深化能源革命,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
山西廳聚焦能源保供和能源革命重大政治責任,推動傳統能源大省向新型綜合能源大省轉型。
穩妥有序推進煤炭資源接續配置。山西廳出臺礦業權出讓交易細則,公開競爭出讓6宗煤炭探礦權和1宗鋁土礦采礦權,預計新增煤炭產能2900萬噸。推進煤鋁共采,批復試點16家煤炭企業,頒發勘查許可證12家,探獲鋁土礦資源1.2億噸。
深化煤層氣管理體制改革。山西“三氣”綜合開發試點區塊取得重大突破,近三年累計新增探明地質儲量3478.79億方。掛牌出讓3個煤炭廢棄礦井煤層氣抽采試驗區塊,批準煤炭礦業權增列煤層氣礦業權16宗。
規范非煤礦山行業管理。山西廳落實非煤礦山行業管理職責,編制服務指南,完善復工復產、智能化礦山建設、過渡期內初步設計等政策,開展安全生產和非煤行業督導調研,部署“百名局長進百礦”專項調查。通過建立礦產資源領域直插到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硬措施工作機制,實現所有非煤在產礦山綜合監管全覆蓋。
創新管理模式,完善要素保障機制
山西廳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創新政策供給體系,優化資源配置方式,合理安排規劃、計劃、占補平衡、流量4類指標。
推進“標準地”“凈地”出讓。山西全面實現經營性用地網上交易,省級以上工業類開發區工業用地全部以“標準地”方式出讓,“標準地”改革至今共出讓1696宗、面積12.83萬畝。
高質量完成“三區三線”劃定任務。山西廳推動解決了全省多年來生態保護紅線與礦業權、永久基本農田等之間的矛盾,優化解決了1760個交通、能源等項目用地難題。
改革優化審批體制。山西廳制定建設用地保障提速增效實施方案,明確91個縣(市)用地授權委托事項,省市縣三級預審時間全部壓縮至10個自然日內,快于全國平均水平。
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山西不動產登記“清零行動”化解308.8萬套歷史遺留房屋登記難題,全面啟動新建商品房“帶押過戶”,實現“交房、交地即交證”。山西廳推動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不動產登記“晉心登”服務品牌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強化一體保護,健全生態治理體系
山西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長期的礦產資源開發帶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山西廳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大力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礦山生態修復、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取得積極成效。2018年以來,先后爭取中央財政獎補資金60.3億元,推動實施總投資近200億元的生態修復治理重點工程,有效提升華北地區水源涵養地生態功能,為協同筑牢黃河中游和京津冀地區重要生態屏障作出貢獻。
守牢安全底線,提高綜合防范能力
山西地處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是全國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區域。
下一步
山西廳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一體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自然資源工作論述摘編》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振奮精神、扎實工作,不斷開創自然資源工作改革發展新局面。
END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郵編:030045 備案號:晉ICP備19013170號 晉公網安備 14010602060836號